(香港,2025 年 11 月6日)- 由恒生銀行(恒生)全力支持,香港科技園公司(科技園公司)與和富社會企業(和富)聯合推出的Future Ecopreneur Programme(計劃),致力培育新一代可持續發展和綠色科技領域的未來領袖。計劃早前成功舉辦荷蘭生態考察團,遠赴阿姆斯特丹和鹿特丹,深入體驗可持續發展的綠色經濟模式、都市農業及綠色科技,讓年輕人與當地的循環經濟專家和初創企業創辦人交流,擴闊國際視野,及提升創業技能。Future Ecopreneur Programme現正徵集推動社區可持續發展的綠色創意方案,歡迎各界積極參與。
體驗海外轉廢為能綠色經濟模式
為期七天的荷蘭考察團,帶領近30名Ecopreneurs體驗「從廢物到寶物」的商業模式。其中一個行程,讓參加者登上社會企業Plastic Whale的環保船,於阿姆斯特丹運河打撈垃圾,了解如何將垃圾升級再造,設計成時尚家倶;參加者亦到訪由廢棄泳池改造的綠色基地 ---鹿特丹Blue City,認識多家循環經濟企業和綠色先鋒,見證當地如何將舊建築轉化為創新搖籃;又參觀全球首個水上漂浮農場---Floating Farm,了解都市農業的運作。漂浮農場利用太陽能板供電,飼養牛隻生產牛奶供應市場,而牛群所吃的飼料則來自城市公園或球場的草堆,牛隻的糞便則轉化為肥料,供城市綠地使用,實踐循環經濟(Circular Economy)的商業模式。考察團還讓參加者深入探索未來生活的可能性,參觀阿姆斯特丹的水上社區Schoonschip,與居民交流,了解浮動建築、能源自給和資源共享的經驗。
連接荷蘭產學研網絡
荷蘭生態考察團也特別注重與當地的頂尖學府及創新樞紐連繫,參加者到訪代爾夫特理工大學(Delft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)The Green Village實境實驗室,並到連續多年於農業與林業學科排名全球第一的瓦赫寧恩大學(Wageningen University & Research),參觀其世界級研究設施,及與其團隊交流,探索應對全球糧食危機的科技方案。團隊亦到訪阿姆斯特丹科學園及初創社群 Startup Village,與當地綠色科技企業創辦人對話,即場介紹其綠色創新項目,獲專家指導,為日後拓展歐洲市場鋪路。
啟發年輕創業家 認清發展方向
參與荷蘭考察團的年輕創業家李迪(Daric)、吳卓禧(Jackie)、陳雪穎(Jil)和洪葆頤(Lara)一致認為,Future Ecopreneur Programme提供的資源和引導,讓他們將前瞻性的環保構想付諸實踐,完善創業藍圖。
Dexrupt創辦人Daric說,計劃讓他結識到志同道合的夥伴,例如ReCherish Beans 創辦人Jackie,共同研究將製作咖啡茶所剩的廢棄物,轉化為3D打印材料,實現廢料重生。荷蘭之行讓他親身體驗循環經濟的運作,令他對公司發展更有信心。Dexrupt主要回收各行業的廢料,混合可降解生物塑膠,開發新產品。
Jackie的公司ReCherish Beans運用創新技術將咖啡果皮和果肉,轉化為新款茶飲,開創咖啡產業的可持續發展。「我雖然早有研製咖啡果茶概念,卻缺乏營商經驗。計劃創業導師提供了許多寶貴意見,例如尋求合作伙伴、測試市場反應等,助我逐步完善創業藍圖。」荷蘭的初創生態讓學生擔任評審的做法,也啟發Jackie未來多吸納年輕人的創意。
熱愛精油的陳雪穎(Jil)和洪葆頤(Lara)共同創立品牌GLOAMING,從棄置荔枝木中提煉精油。她們在計劃的支持下,將構想化為現實。「計劃中的創業導師教會我們商業運作與技巧,還有循環經濟的概念,最重要是資助了一筆起動資金讓我們能踏出重要的第一步」Jil 說。參觀荷蘭 Blue City 時,一張由發酵水果和木碎製成的芒果香凳子,也啟發她們在精油製作中加入果肉,增強香氣。
徵集應對氣候變化綠色方案
為幫助社會各階層更好地應對迫在眉睫的環境挑戰,Future Ecopreneur Programme下的Eco-pilot Projects現正徵集以綠色與可持續發展為主題的社區創新方案,積極應對極端天氣。該計劃鼓勵年輕創變者賦能社區轉型,幫助社會各階層更好地應對環境挑戰。成功入選的團隊將獲得10,000港元啟動基金、專業培訓及業界導師指導,到企業及地區參觀,並與非政府組織(NGO)合作試行方案,將綠色構想轉化為具實效的社區行動。
為使項目設計能更貼近社區實際需求並確保其可行性,計劃將於2025年11月15日舉辦「創變協作日」,打造一個匯聚年輕創新者、非政府組織及社創機構的跨界交流平台。活動旨在促進參加者與潛在合作夥伴的深度對話,鼓勵他們在正式提案前共同構思更能扎根社區的解決方案,從設計源頭提升項目的影響力與落實的可行性。
首創跨界綠色生態圈
Future Ecopreneur Programme是全港首個由業界領先金融機構、推動創新科技發展的法定機構和非政府組織,即恒生、科技園公司與和富,三方聯合推動的綠色創業計劃。計劃自2024年5月啟動以來,培育逾百名綠色領袖,推動包括減廢、綠色建築和科技、自然保育及ESG,即環境、社會及管治等多方面的創新方案。
計劃為參加者提供全面培訓,提高他們的創業技能,同時加深他們對環境議題的認知。第一階段提高參加者對氣候變化和可持續發展的認識,讓他們將知識轉化為行動,研發創新方案應對氣候變化;第二階段安排可持續發展課程、主題式創業訓練、業界大師班及社區探訪活動;第三階段讓參加者實踐綠色創科解決方案,以及參與生態遊,有機會到訪應對氣候挑戰較先進的國家和地區學習。
圖一至二:參加者在阿姆斯特丹科學園 Startup Village,與當地綠色科技企業創辦人對話,並獲專家指導,為日後拓展歐洲市場鋪路。
圖三和圖四:在農業科研領先的瓦赫寧恩大學,參加者與其團隊交流應對糧食危機的創新方案。
圖五至六:荷蘭考察團參觀全球首座漂浮農場,認識城市農業如何實現飼料、能源與養分的綠色循環。
圖七至八:Future Ecopreneur Programme荷蘭考察團參加者親身回收運河的垃圾,見證如何將廢塑膠轉化為具商業價值的家具,體驗轉廢為能的商業模式。
圖九:荷蘭考察團與 Schoonschip 水上社區的居民對話,了解浮動建築、能源自給及共享經濟的經驗。
圖十至十一:荷蘭考察團參觀由廢棄泳池改造而成的綠色基地鹿特丹Blue City,了解舊建築如何重生為綠色初創匯聚的創新生態圈。
圖十二:荷蘭的生態考察團啟發陳雪穎(Jil)(二排,左)和洪葆頤(Lara)(前排,左)在她們研製的精油中,加入果肉,增強香氣。
圖十三:年輕創業家李迪(Daric)(前排,左五)和吳卓禧(Jackie)(前排,左四)一致認為,Future Ecopreneur Programme提供的資源與引導,讓他們完善綠色創業藍圖。